1. 在唐代以前,汉人尊重周公过于孔子。周公与孔子都在庙里。但是唐太宗以后,君权进一步上升,不喜欢周公负成王这种功高震主的事迹,于是周公就离开了文庙。
  2. 唐初的时候,宰相可以直接封驳皇帝的命令。唐宋两代的宰相可以独自推行政令。而后世的内阁首辅非经皇帝不能发挥作用,而皇帝却可以绕开内阁。这是君主专制不同时期的不同。
  3. 道学和理学的关系。道问学和德性论分别是宋代理学的两支。所谓二水分流是也。然而朱子的道问学从章句出发,得到了洛派程颐一门的余绪,遂成为理学的主要代表。后世所谓道学即理学,颇有以偏概全的意思。然宋明的学者,也多认为朱子大,包得陆九渊。陆九渊粗,包不得朱熹。陆九渊的厉害,要到王阳明这个心学反叛者出现才显示出来。对于朱子的反动延续到了清朝,考据学派就专搞垮朱熹为乐了。
  4. 历史,诚如无数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已经意识到的,只是过往现实的一种摹写。它不是简单的摘取,也不能完全复制。所以历史必定有所偏颇甚至被篡改。这种异化是历史所必然的正常过程。历史的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研究真正存在过的历史,而不去问它对于现在世界的影响,可以尽量避免现实的歪曲,这就把历史当成了一种平等的客观存在。另一个是从世界的现状去反问历史,在历史中寻找与现在的想法观点切合的东西,这就把历史作为了一种工具,只是为现实服务。但是不管哪种方法,都不能得到完全正确的历史。容克所说的“历史借我之口说话”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毕竟也比孔老二的貌似中肯,暗含褒贬要磊落得多了。
  5. 冯友兰说:““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中国诚然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文明。汉民族的神话里,创造神没有什么地位,破坏神干脆没有。中国人对于时空的演变观念里没有末日审判,没有最后的历史终结。不难明白汉学何以总以为历史在不断堕落中循环。
  6. 哲学,只是作为一种对于现实和思维的反思。自然科学尚有其不到之处,哲学不足之处更多得多。哲学的价值,乃在于它提供了思维模式的批判。
  7.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宗教之外,人人都厌弃定式的上层建筑,然而对于底层的经济基础却总是来者不拒。生产是人类所以为人的最基本因子和共性。马克思真伟大。
  8.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宗教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不纯,它要迎合世俗的需要。
  9. “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
  10. 科学,就是谁来做结果都一样的东西。它实在比宗教好得多了。所以它可以进步。
  11. 中国哲学思维贫乏的一个例证。就是凡是带着寻找一个明晰可以出入的系统的年轻学生去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几乎没有不失望而归的。中国的古典经典著作非常缺乏条理,要找到各个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异常困难。它们充满了暗示,显示了华夏思想中,以混沌作为唯一终结形态的性格。
  12. “从亚力山大到君士坦丁的六个半世纪里,社会团结既不是靠哲学,也不是靠古代的忠诚,而是靠强力,最初是靠军队的强力,尔后则是靠行政机构的强力,才获得保障的。罗马军队、罗马道路、罗马法与罗马官吏首先创立了,随后又维系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没有什么是可以归功于罗马哲学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罗马哲学。”罗马所以灭亡,乃是世俗的力量衰弱了,而内在的虚空暴露了。多民族帝国裂变的一个最典型案例。
  13. 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元稹名句的滥觞。
  14. 一切事物都包含自我否定。黑格尔同于老子。
  15. 君臣父子。家庭伦理的道德推广。
  16. 儒家学说的家族重要性理论,和克鲁泡特金的互助学说非常接近。这是东方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体主义的区别。所以中国只有造反而没有革命。
  17. 章学诚和章炳麟是两个人,不要老是搞混。
  18. 读史,如果进入由玄又虚的地方,那基本就是死胡同了。
  19. 儒家的起源。最有影响的是王官失守学说。但是一切王官似乎都失守了,即便如此,儒家的学说里还是有大量的王官管不着的东西,必然是孔老二的私货无疑。刘歆对于十家的历史起源的描述是非常牵强的,完全没有考虑民间兴起学派的可能性,是早就被新的历史学家所否定的了。
  20. 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在最初的意义上是经济的划分,进而演变为地位的划分,进而演变为修养的划分,再进一步就变成善恶二元论了。不是贵族阶级也可以是君子,贵族阶级里也可以有小人。苏轼就骂过程颐,无耻小人。
  21. 一切学科,最初一定是历史的,然后是科学的,然后是艺术的,最后变成哲学的。
  22. 道德,我们所能见到的道德,只有世俗的道德。内在超越的道德,只有宗教里才有,然而宗教的宇宙生成论破产后,他们的道德便成了无根之木。要回归一个超世俗的道德,最后只有学着康德的方法——批判宗教的敌人自然科学,寻找一种形而上的善良。这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两百年来很多人都在讥笑它。然而,世俗的道德被物质一再攻破,又让人不断地去想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这种寻求内心安慰的历史过程,贯穿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3. 墨家是不是侠?我倾向于是。因为他们太多的相似性。
  24. 或许有些民本,但是绝不是民主。否则不能解释后世孟子学说的尴尬地位。也不能解释为何君主昏庸的时候,君子们无能为力。因为书本上没有教过他们反制的措施。
  25. “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孟子勇于向最高统治阶级推销自己的仁义,孔子更谦虚。
  26. 老子本人比孔子年代早些。但是现代人多认为,《老子》比《论语》要晚。
  27. 五德始终的学说,在十六国时代最后的辉煌,尔后便几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奉天承运皇帝”的名头,还有五德始终的印迹。
  28. 因为《易传》为代表的朴素自然观,所以诸子百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同行们的不同观点,变得越来越有调和主义的倾向。
  29. “ 中国人历来不得不同匈奴等等非华夏人搏斗,对于这件事,中国人历来觉得,他们有时候不得不同夷狄搏斗,正如有时候不得不同禽兽搏斗。他们觉得,像匈奴那些人不配同中国分享天下,正如美国人觉得红印地安人不配同他们分享美洲。”古中国不死,新中国不生。可笑的是,古中国已死,新中国还是不生。
  30. 董仲舒,如果没有他,儒学的宇宙观将更加贫乏,也许佛教还没有来得及侵入,儒家的精神世界便已经被老庄玄谈填满了。然而他本人并不是一个保守的儒家知识分子,甚至不是一个纯正的知识分子。人们肯定他是儒家,只是因为他改造的是儒家。阴阳家对于命运宇宙的解释,不仅孔老二不怎么感兴趣,孟子也不怎么感兴趣。有很多人怀疑他是法家。同理被怀疑的还有叔孙通。他纯粹的功利主义趋炎附势去投靠刘邦,使得儒家的体面重新回来了,前提是继续知识分子对帝王低头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叔孙通给刘邦带来的不是儒家的传统礼仪,它不是周公创立的礼仪,而是秦仪,掺杂了法家成分的礼仪。
  31. 焚书坑儒,是一个历史悬案。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坚持在他们的著作中声称,这是嬴政用高压控制钳制知识分子的一个重大事件,它造成了中国知识界面对帝王的一次集体低头,从此失去了思想的自由——中国后来的堕落和腐化,都和这次知识分子地位的一落千丈有关。然而儒生的反对者们声称,这次焚书坑儒只是消灭一些不利的政治言论,并没有达到反知识的程度,而所坑杀的多为方式,儒生不必兔死狐悲。近代的学者更进一步怀疑史书的记载,认为这件事要么不可能发生,要么不可能记载下来。焚书坑儒给我们现代人最大的教训在于,千万不要得罪书生,不然肯定被骂死。
  32. 今文经里很多夹带私货的家伙,于是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艺复兴,声称获得焚书坑儒以前的文献真传的知识分子出现了,经学因此裂成两派。古文经得势了许多年,但是到了近代,康有为为代表的学者连古文经都打倒了——不止有古史辨,连古经都靠不住了。遂有文化虚无主义之诞生,层累的历史和文化给国人的历史认同感大减。不过钱穆出现了,他捍卫了古文经学的自尊。“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假说,认为今文学派是儒家理想派即孟子一派的继续,那么就只有假定古文学派是儒家现实派即荀子一派的继续,才合乎道理。”实际上,荀子被人们遗忘得很快,虽然古文学派很昌盛。金文学派的缺点,和阴阳家走得太近。后来郑玄的出现,代表了汉儒明经的一种朴素精神。
  33. 细察中国的中古史,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争斗问题。在周王朝时代,华夏族就和长江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居民发生过密切的接触,秦更进一步将统治力量伸向了珠江流域,包括广西的山地民族在内,都被统治了,从此成为一体。匈奴帝国几乎和汉帝国同时崛起。如果汉帝国稍晚一些出现,那么能够阻挡第二次蛮族入侵的力量必然削弱许多,直接的可能就是柔然汗国时的情形突然出现。汉继承了秦代的长城的规模,这条漫长的国防线见证了两国的兴衰起落。信史时代对于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重大威胁来自北方,偏于西北。在汉武帝耗尽国力终于取得上风以后,汉帝国的历代皇帝(包括王莽在内)都变换使用超高压政策和怀柔政策,终于促成了匈奴帝国的分裂。匈奴帝国的一支,远走他乡,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奇妙效应。波浪式的民族迁徙的结果最终冲垮了罗马帝国。我们可以幽默地说,汉帝国确实优于罗马帝国。对于北方的政策的踌躇,让汉帝国的政治家想要寻找盟友左右夹攻匈奴。于是出现了张骞出塞,华夏族的势力走出了河西走廊,前往天山南北路。在钳形攻势成功以后,汉帝国进一步征服了这个地区。这是现代中国形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刻。但是汉帝国并不是友善而来的,也盟友造成文化意义上的同化。紧接着西北部出现战事。腐败的吏治使羌民族与汉民族爆发严重冲突,东汉帝国疲于应付,旷日无功。再加上关东地区广泛的黄巾起义,汉帝国被东西的反抗力量撕裂了。紧接着,不知道到底出于怎样用意的向内殖民,导致了大量北方民族进入汉族区域。在没有完全同化以前,司马氏的饭桶亲王们打得天下大乱。北方遂由司马氏一族内斗变成胡汉两族多极斗争。西域也彻底脱幅。北方民族是否最后在血统上同化于汉族是未可知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本来的血统如何。现代基因研究表明汉民族的父系基因非常纯正,这几乎毫无意义。因为胡族的痕迹在北方几乎被抹去,他们也许是被汉族的报复屠杀干净,也许本来与汉族人就是同样的血统,只是文化差异而已。在南北朝时代,北方军力优胜于南方,但是因为分裂,所以没有办法统一中国本部。然而他们面对柔然汗国,只能像儿子一样侍奉。突厥的崛起击破了柔然汗国,他们本来试一试入主中原的,但是此时恰逢南北朝统一,千古大帝李世民率领的唐帝国正面迎击突厥人,于是突厥人与匈奴人几乎同样的命运。唐帝国再次以不友好的方式侵入西域。突厥人这次没有毁灭欧洲,他们的远去毁灭了阿拉伯帝国。
  34. 如果比起纯粹的武功的话,则汉不如秦,唐稍逊于汉。汉积蓄数十年才有决战匈奴的气魄,唐帝国必须倚仗于少数民族军队的帮忙,而秦始皇只是夹带扫六合的余威,就轻松突入河套地区。反过来说,秦始皇名声糟糕透顶,汉武帝毁誉参半,唐太宗则千古流芳。历史真是吊诡。
  35. 儒学独尊于学术中枢,已经是灾难了。元世宗定朱子做考试标准,更是灾难。朱元璋创八股文制度,更是灾难中的灾难。
  36. 海明威,失落的一代。克鲁雅克,堕落的一代。艾伦金斯堡,嚎叫的一代。他们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没落。
  37. 1969年中共九大上面,已经宣布了文化大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是,邓小平等人在取得政变胜利以后,将后面七年也划入文化大革命时代。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大革命初级阶段。
  38. 唐代,道教受到皇族眷顾,极盛。然而其信徒和道观数量,不足佛教二十分之一。
  39. 三国魏晋时期,统治阶层对道教怀有戒心。但是却不得不怀柔龙虎山的张家。
  40. 南北朝时期,南有葛洪,北有寇谦之,一起改良道教。寇谦之更说服得周武帝灭佛。佛教称他们的经书为一切经,道教有样学样,不过只好叫一切道经。道藏一词始出于武则天,到宋代佛教大藏经以后,道家的道藏也就跟着起来了。
  41. 四川,春秋时期可称太平的世外桃源,难以攻破。而后世的四川,天下未乱而先乱,天下已治而未平。
  42. 中国农村缺医少药,是封建迷信流行的一个重大原因。道家的房中术,又能投权贵所好。
  43. 道教的四期。南北朝道教洗心革面。唐朝皇室攀亲戚。北宋真宗拿来粉饰太平。明中叶完全成了求长生的工具,更有道士干预朝政。三武灭佛以外,元代也清算过一次道教,没收产业,强令道士改行。
  44. 两汉的哲学中心命题是宇宙生成论,魏晋则缩小为本体论,唐宋吃饱了撑的,变成了心性论。
  45. 宋代儒家终于能够打败佛道,是因为他们的外在实践治国平天下的号召力和可行性大增。
  46. 佛道相争,佛家失之于与国争利,且四大皆空不善于经营。道教失之于经典学说不完备,切糟粕过多。静坐养神,明心见性,孔孟未提,乃是儒生从佛道中抄袭来的。
  47. 两汉经学能起,是因为汉皇朝愿意与儒生共治天下。两汉经学转衰,是因为中国的本部的政治黑暗太过,混战多年,数起数落,武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于是大的国家学说无人问津,小的个人避世哲学大卖特卖。等到隋唐的时候,已经变成三教鼎立了。
  48. 太平道起于内地,五斗米道兴于汉中。不能相互呼应,可见道教创始的时候规模和思想都很幼稚不成熟。前期的道教人物,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道教能起来,寇谦之葛洪功不可没。前期的道教,之间互不统属,但是总是以鬼神来诱惑恐吓民众,成色不高。在个人修身养性的部分出来以前,上层并不接受。道教的改造,不是因为民间理论提高了,而是门阀士族的知识分子对道家理论和既成的道教产生了兴趣。
  49. 画符一开始很重要,黄巾道灭亡以后,五斗米道的画符被新道教作为体系的一小部分继承了下来。五斗米道后来变成天师道。
  50. 城市下乡运动,它使得中国可以抗拒落后国家农村相对人口流动性压迫城市的问题。代价是逆城市化,而农村本身没有显著提高,依然很贫困。
  51. 中国的民间崇拜神灵之多,道教的造神运动真是功不可没。
  52. 占卜,起于商周时期的烧龟壳算命。《周易》,传统学说认为始于文明之初。现代有学说认为就始于周初年。
  53. 皇和帝本来是神和半神。秦始皇创出皇帝一词,难怪亨廷顿说,在中国,皇帝便是上帝。
  54. 荆楚多迷雾,变幻莫测,燕齐见海,也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象可观。于是渐渐形成了梦幻仙境,这是中国人造神话的一个现实来源。东汉时,神道传说,和实际上千变万化的活动,更加助长了汉族人相信神奇力量的信心。
  55. 《太平经》,于吉所作。是真正的于吉在汉宫中传的。
  56. 哲学,不同于哲学史。西方的哲学史有助于了解哲学,但是对于哲学并不能保证原汁原味和客观。中国可说是没有西方的系统哲学的,所以中国的哲学史,必须用西方的方法来写。所谓的大师,都是用新学改造旧学。中国的哲学史和经学家自己的经学史大不同。沉迷于经学的人或者纯粹的西学信徒可能认为这种哲学史不伦不类,但是中国的学术现状就是这么尴尬。
  57. 《周易参同契》,起于《易经》,或者汉代易学。是炼丹术的开山之作。欧阳修和朱熹都很喜欢这部书。作者魏伯阳。
  58. 太平道和《太平经》南辕北辙,不是一路货色。
  59. 任继愈和吕思勉的著作都认为,五斗米道不是张陵所创,而是张修所创。张鲁篡改历史,给祖宗增光而已。张陵变成张道陵,是南北朝天师道的道士替五斗米道的前辈添油加醋的结果。
  60. 上古史划分在先秦,中古史的断代在近代,在鸦片战争。而其间都是“封建专制”,这种分法失之太过,令现代人都懒惰思考历史了。西方人开始为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翻案,翻到了十字军东征那里去,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如果可以下半的中古史都可以翻一翻。
  61. 史书上常说的淫祀,到底是什么,值得思考。
  62. 曹操的起家,镇压黄巾军不是重头戏,颍川决战后他也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青州大战过后他却一跃而起成为大军阀。建安年后,太平道彻底消失在历史中。
  63. 汉族在西域的势力,主要是羁縻州。西域前期属于波斯文化,后期属于伊斯兰文化。一直没有汉化,也就没有改土归流的情况。改土归流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值得大书特书。
  64. 张鲁投降曹操后,五斗米道一度衰落于汉中。一直要等到天师道出现才有所好转。诸葛亮治蜀,本无道教。而后流民与天师道结合,竟屡屡作乱,一发不可收拾。孙策杀掉的于吉看,未必就是传《太平经》的于吉,于吉传经的时候,天下还没大乱。
  65.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本为刘秀造反时用的东西,后来竟变成道士发迹的倚仗,世事真奇妙。
  66. 葛洪是魏晋丹鼎道派的代表人物。他适逢八王之乱,流落南方,后来一直在广州罗浮山炼丹终其一生。他编过很多书籍,大多散佚了。左慈是他们的开山祖师。葛洪提出修道三品学说。直接飞天是第一品,到山上面练来练去是第二品,死了以后尸解是第三品。葛洪还说,炼丹也有三品,第一品直接升仙,第二品长生不老,第三品延年益寿。葛洪认为,人可以通过主观修炼成仙,老天爷没有多少限制,当然不一定练得成。他也不喜欢祈祷,只注重炼丹。古人思想有极限,认为可以通过吸收自然物质进体内获得该物质的性质。而古人又特别喜欢金银一类的重金属。要么用天然金银来炼丹,要么用草木矿石来炼金银,然后再炼丹。化学在西方起于炼金术,而在东方,则是起于炼丹术。炼丹术的出现,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67. 鲁迅曾经仔细谈过魏晋之人嗑药的坏结果。但是他们不得不嗑药。生活已经糜烂了。
  68. 炼丹必须有的东西之一是丹砂,也就是水银矿。服食水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历代炼丹术暴毙不少人。李世民大帝便是服用了某个印度疯和尚的药挂了。炼水银,最迟至汉代便已出现。
  69. 儒道在史书上的出现,始于司马迁的老爹司马谈。
  70. 葛洪自己不敢因为道教而否定儒家,还要维护封建统治。他不喜欢老子以外的一切道家,认为还不够格。至于拿道教来作乱的种种人等,他一概斥为妖孽。然而葛洪不能让道教普及开来,他没有深入群众的大气魄,还要等着寇谦之。
  71. 炼丹练出来的类似黄金的东西,应该是砷铜合金,白色的是砷白铜,很像白银。
  72. 永嘉之乱后,政治的黑暗好像个无底洞。宗教这时候在底层民众中显灵发展。而王朝忽起忽落又让士族阶级失去操弄政治的信心和兴趣。他们只能凭借着权势,骄奢淫逸地生活。很多人都说六朝风流。我看不然。这些风流只是国家动荡时,士大夫无可奈何的一种自欺欺人,它的背后是黎民百姓的痛苦。有趣的是,黎民大众为了摆脱痛苦的人世而信宗教,士大夫则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信宗教。士大夫们看不到前途所在,普遍流露出悲观主义的论调,这才发现老庄否定现实社会的妙处。这是上层社会接纳宗教的一个软肋。
  73. 王谢乃南渡衣冠之首。王家很多人都笃信道教。遂有孙恩之乱时王凝之求天兵天将不成死于兵祸的笑话。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羲之写道经换鹅。
  74. 东晋南渡以后。吴姓只能当掾属。
  75. 司马道子,既喜欢女尼姑,也喜欢女道士。司马氏实亡于虚无的皇家成员。
  76. 五斗米道在底层民众中宣传鬼道,而到了上层社会,又转而讲神仙。
  77. 道士作乱。最初的太平道主要在北方搞事,后来各种道团祸乱遍及天下,到处都是妖贼,而且总是自称李弘和刘举。而后胡族占据中原,因为种族观念,特别认同佛教。民间道教遂式微。牛人都跑到山里面躲起来了,直到寇谦之出山。南方的道教叛乱依旧,但是孙恩事件是最后一次。表面上看起来是腐败的地主阶级政权和农民阶级斗争重心从南往北移,实际上背后还暗藏着侨姓地主和吴姓地主的争斗。东晋时信道的,很多都是世家。孙恩就是琅琊望族之一。孙恩是士族地主出身。卢循是他妹夫,徐道覆是卢循的姐夫。孙恩他叔叔孙泰因为掺和东晋朝廷内讧,挂了。孙恩号召信徒公报私仇。孙恩起义到后来被个辛昺击败,跑到海上自尽了。他的亲信认为他水解成仙了,跳水跟随的有数百人。卢循与徐道覆继续作战,又败于刘裕。徐道覆战死,卢循杀了自己女人以后也跳水死了。起义历时十三年。孙恩的失败,是五斗米道的彻底失败。他失败后,新的的经典三洞真经出现了。
  78. 三洞真经创造了新的道教派别。各有各的祖师起源。其中有两部为葛洪所有所传,但并不是他所创的。三洞经后来成为道教的主经。
  79. 寇谦之在北,陆修静在南,分别改良天师道。他们都托名前人,甚或假称遇到神仙,制造伪经,自封为天师。
  80. 太初之难。道教女巫教宋文帝的太子诅咒老爹,事发以后自己溜了。太子弑父。
  81. 道教经典中,上清经最高,正一符箓最低。修持不同经文的道士,名称品级不一样。这个系统是陆修静奠定的。陆修静还制定了天师道的教规。
  82. 陶弘景创立了茅山上清派。梁武帝本人是疯狂佛教徒,但是却很宠信这个道士,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茅山上清派在元代以后和灵宝派一起并入正一教。正一天师道到最后便成为中国头号道教。所有的主流道教学派,都是从符箓道派开始的。最后,只剩下全真和正一两大主派了。全真是丹鼎派的代表,内丹理论推陈出新。正一道是符箓平道的综合。
  83. 葛洪要把旧的,乱民们拥戴的天师道改造成神仙道教,这个工作最后被陶弘景完成了。新的道教中剽窃了众多佛教的理论,包括轮回和世界组成。陶弘景一次造出数百位神仙来,阴曹地府里还有曹操孙策作鬼官。天上天下都有着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陶弘景本人也尊崇佛教。
  84. 佛道相争,无所不用其极。道士说佛祖是老子所化,和尚说老子和孔子是释迦牟尼弟子。
  85. 神话老子,是三张一系的五斗米道开始的。元始天尊是由原始天王和老子道君合体成的。
  86. 寇谦之,北方天师道因为他得以和皇权密切交往,成为官定宗教。他一死,上升的趋势便停止而转为下降。太武帝一死,佛教便开始复兴。后来南北天师道合一,三洞真经系统代替寇谦之系统。
  87. 崔浩,北魏儒学世家出身,北方第一高门清河崔范阳卢二氏的代表人物,后因卷入政治争夺而族灭,然而崔氏不坠。他本身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倾向于道教。赋闲在家期间恰好寇谦之到京城来跑官。两人一拍即合。遂一起得宠于北魏太武帝。崔浩和寇谦之屡屡中伤佛教,遂有太武帝灭佛的教案。而北朝沙门中人也多有参与叛乱的。长安事变成为太武灭佛的导火索。而后周武帝也灭佛,顺便搞了道士,但是只是给佛教徒看看而已。
  88. 楼观派道士,特别喜欢太上老君。适逢李唐兴起,他们也就兴起了。
  89. 南北朝的玄学。既不只是道家学说,也不止是儒家学说,更不只是佛家学说。只能说是一种大杂烩哲学。而后道教佛教鼎盛起来,政治也恢复起来。乱七八糟的风流就都散尽了。
  90. 南北朝的门阀。北方门阀乃是汉代遗留的根深蒂固的大族。而王谢则为魏晋玄谈时代兴起的新势力,王谢桓庾更是南渡立了大功而在建康高高在上。所以北方门阀遗留有汉吏明经的质朴性格,还有郑玄经学的味道。而南方门阀则充分呼吸了安逸欢乐的政治风气,变得枝繁叶茂的华丽。
  91. 隋文帝幼时由尼姑养育,自称“我兴由佛法”。于是佛教三教第一,道教次之,儒教垫底。
  92. 唐代吹捧道教,一是借老子之名拿天下,而是推动道教压制佛教。唐玄宗时编《一切道经》成为后世道藏的滥觞。唐代至少有六位皇帝死于炼丹。
  93. 佛道两家都讲无,其实无便是空,空就是世界的本质,反而是有,是用否定来最终肯定。黑格尔确实得到了部分真谛。然而中国的宗教里,无到了最后,连一丝肯定的抽象本质都没有了,只剩下真正的无。它不能被现实所理解和领会,只能尽量去顺从。绝对的自由,只是无的自由。
  94. 唐代司马承祯搞过一篇《坐忘论》。后世气功打坐的理论基础。
  95. 辨机和尚和高阳公主勾搭成奸。后辨机被李世民干掉。高阳公主怀恨在心,多次挑唆公主驸马谋反。
  96. 炼丹术的外丹在唐代走到它的最顶峰。到了唐代,道士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终于出现了被吹成神仙的吕洞宾。他的神话可以说是成于北宋。
  97. 全真教,它南宗的创始人是张伯端,北宗的创始人是王重阳。
  98. 烛影斧声。似乎可以看过立长不立嫡的案例。主要还是宋帝国立国未稳。
  99. 元代佛道相争。主要还是争夺世俗利益。全真教搞不过,只好提倡三教合一——这一种观点是唐代出现的。他们也学禅宗,不立文字。
  100. 弥勒教始于隋代。而后渐渐变成白莲教,而后更与摩尼教结合。明代皇帝喜欢炼丹,看来还是当春药吃的。道教历史上的江湖骗子比佛教多太多了。
  101. 真武大帝,关帝,五通神和城隍都是明代道教拜出来的东西。
  102. 明代正一道极盛,但是天师不以道法闻名,倒是经常违法乱纪。但是他们自从宋代成为天下道门领袖以后,就一直延续下来。全真则全盛于元代。但是明代全真一系出了个活神仙,张三丰,朱棣是他的粉丝。
  103. 约翰布朗。美国废奴主义者的烈士。他因为不满联邦法案,夺取了一个码头,进而对美国宣战。
  104. 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法王路易十六差点就跑到了奥匈帝国边境。普鲁士的军队也正准备干预。
  105. 鸦片战争是麦巴尊先训令义律进攻清帝国,然后才向国内请示是否与清帝国开战。英国议会之前根本不理睬英商的战争请求,这一次却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开战的法案。
  106. 斯大林说过一句好话。希特勒来了又去了。但是德国民族是永存的。
  107. 苏格拉底有两个弟子。
  108. 据《南史·后妃列传下》记载,南朝梁元帝萧绎娶徐昭佩为妃,但二人关系不大融洽。这主要是因为元帝只有一只眼睛,相貌不雅。每次元帝临幸徐妃,徐妃“必为半面妆以俟”,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总是惹得元帝“大怒而出”。从此成年累月不入徐妃寝宫。徐昭佩深感宫闱寂寞,芳华虚度。徐昭佩毕竟是个活生生的女人,也有七情六欲,她耐不得深宫的寂寞凄凉,便与荆州瑶光寺中的智远僧人暗度款曲,时常偷情私通。不久徐妃又看上了朝中大臣暨季江。这暨季江丰姿神态、玉树临风,徐妃便派心腹侍婢,悄悄引他溜入后宫,密与交欢。暨季江不无感叹地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凓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于是“徐娘半老”便成为了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