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

所有伟大的创新、公司和企业家都不是在既有经验、已有成果之上取得的成绩,而是在毫无经验、毫无基础、毫无积累的状态下取得成功。

所有伟大的机会都来自于未来、来自于未知,而非来自于既有。

什么叫逆向思维?在大家恐惧的时候,你需要乐观,在大家都是乐观的时候,你可能要恐惧,类似于古人曾提及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众的一个惯性思维是“追涨杀跌”,在大家都认为情况乐观的时候,会引发人们跟风模仿。曾有人以投资为例,大部分老百姓并不懂得投资规律,当看见一堆人跟风投资的时候,你就要非常谨慎,这时候可能正是风险来临的时候。

所以,对我们来讲,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去思考这件事为什么困难,这困难会持续多久?它是在正确轨迹上的一个困难;还是说这个业务面临一些根本性的挑战,需要一个巨大的变革;还是这条路本身就是一个死胡同?当处于乐观状态时,我们要思考这种乐观状态是否可持续,未来需要做什么才能让这种增长得以保持。历史的无数经验表明,所有的发展都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有时候处在一个波浪的波谷,有时候处在一个波浪的波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去识别这种波浪是否在逐步升高,而不是在逐渐下降。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把所做的工作标准化并复制,最终实现规模化的效果。要想规模化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准确识别业务的问题。

挑战是存在的,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很多时候是反人性的,难免会认为为什么要这样,我直接成功不是更好吗?但要获得长期的成功,必须是看你帮助到了多少人。对公司来讲取得最长久的成功,是帮到了多少用户、多少合作伙伴,帮助社会做了什么事情,而非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对团队也是一样,对个人也是一样,要先实现帮助别人,自身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我认为也是长期有耐心的一种具体行动——通过成就他人,同时成就自己,这也是协同的内在价值。

持续保持高标准要求,可以维持我们整个公司为每个团队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多的用户认可。更重要的,这也非常有助于我们去吸引并且保留人才。大家都想做有成就感的事、做有价值的人,因此会非常愿意跟更有价值感的人在一起。

其次,如何更好地理解高标准。一方面,高标准、好的标准,并不是完全通用的,它是跟领域有关的。每个领域有其内在的逻辑,过往期间的积累,才形成今天约定俗成的惯例。我们面对不同领域的最高标准,需要更加谦逊并保持开放。尤其是当我们做到更大范围的团队leader时,领导管理的可能是实体的,也可能是虚拟的,你是否知道你最擅长的领域是什么?你们多年来工作的沉淀及专长是什么?你的高标准体现在哪里?所有leader包括我也要试图去理解每个领域,及其高标准要求在哪里?另一方面,我们同时要理解高标准是不太容易实现的,需要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去积累和训练的。比如写一篇好的文章,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需要训练很长时间,而且还需要在本身专业能力不错的基础上。我们很难指望说花一夜的时间写一个明天要去给客户、给领导汇报的的完整材料,可能需要整理好几版,准备两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也是我们说在重要的、热爱的事情上花最长的时间,是长期有耐心的一种正确做法。

要有面对问题的心境。有时候“出点事情”或许也是好的,老不出事儿,总有一天可能会变成一个重大危机,正如偶尔一次感冒,如果长期不生病,那可能某一天就要来一场大病了。当问题出现时,可以坦然一点,如果问题发生了两次以上,我们就要进行自我总结和复盘了。

公司能够取得一个重大的进展,或者说未来能有更大的发展,它可能来源于两类事情:第一,是抓住了行业的、重大的、战略性、规模性以及历史性的机遇。如果说错过这个机遇,就算我们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也不足以支撑公司走向未来;第二,认准一个高山和远处的目标,在前进的路上要走正确的方向或者说少走一些弯路,保证我们走在通往最终目标的道路上。

供需关系

“供给和需求相互促进”这样的说法基本都是没想清楚。如果觉得都重要,很有可能会导致资源投错方向,资源消耗太快、ROI也跟不上。

要按照供需关系来分配资源花时间投入。盲目扩张等于种蘑菇。

Insight & Operation的区别:人们因为常常会因为一件事的Operation比重太大,反而认为这件事重要,但实则不然。

零售行业的老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觉,正是因为通常老大必须亲自了解需求的insight,不能假他人之手。而下属只能搞供给,也只能执行供给的策略。

某零售老大亲自完成了1,000家店的选址,但是选址是需求洞察的集合。而一旦选完址之后,剩下的都是供给的事情了,因此常常会让老板觉得供给更重要。

《零售的哲学》:绝大部分在讲需求,讲供给的部分也在讲如何服务好需求。

稀缺的环节、难的事情才是商业的核心。这通常是一家公司只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做、一个行业只有几个人会做的事情,而不是全公司花最多精力去干的事情。

需求更重要,服务好需求更重要。

变化慢但是一直在变的行业是值得警惕的,尤其是变化周期和团队懈怠速度一样的行业。

理论家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自身的理论去预测未来,而不是仅仅能解释过去的历史。

线上和线下市场通常会拥有不同的供需关系,甚至多次反转。

打车平台为什么在低谷期将take rate调高,在高峰期将take rate调低,而不是调节价格?高价通常都能抑制需求,但是低价并不能有效刺激需求。动态定价既能平滑平台利润(将低谷期的高take rate换成在高峰期对司机的补贴)。动态调价的市场平台必须要保证自己手头有调节供需的筹码-所以 take rate 决不能丢。

零售行业是一个长期供过于求的市场(竞争过饱和了),而且供需变化太慢了,所以可以维持很低的take rate。
Costco的商业模式(会员费+0后端毛利)是非常符合零售行业的供需变化特征的,用商业模式实现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一致,确保了价值观的实现。

  • 没有后端利润:避免了渠道商为了拿后端返利扭曲了行为,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来赚钱,例如把差产品放在好的位置卖以获取更高额的返利。
  • 通过会员费卡住前端利润率:激励员工依靠商品品质、性价比来选择商品,为了单品能卖更多来选品,与消费者利益一致。
  • 缩减经营中的各种变量,聚焦于将商品搞好

在单一产品不允许调价的时候,通过推出产品来实现调价。

拼多多今天之所以做得这么好,本质上是因为阿里犯了错误。阿里不是没有做拼团的事情(聚划算),不是没有做下沉市场的生意(农村淘宝)。因此拼多多今天做的事情,阿里原本的战略都是cover的,但是最后还是让拼多多跑出来了。因此,这意味着某些战略一定需要整个运营、组织、产品的配合,而不是有战略就完了。

互联网行业需要额外警醒,亏损经营会导致原本不成立的供需在短期内看起来成立,补贴一定要减少对供需的扭曲。

在极其动态的市场中,锁定运力、锁定供给通常是失败的策略。如此动态的市场,我们不可能提前锁定好合适的价格、并对供需状态进行预判,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超过了系统的预判能力。

获取流量也不一定要补贴,需要补贴才能换来的流量不可能赚钱。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补贴就有供需失衡,所以我们才要进行补贴-反向证明补贴是有效的,需求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