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域划分
1 用户需求场景分析,识别业务全景 use case。这一个阶段重点识别 actor 和 use case。
2 分析模型鲁棒图,识别出业务场景中所有的实体对象。识别边界类(类似 ui)、控制类(类似 controller)和实体类(类似model)三种类型。
3 领域划分,将所有识别出的实体对象进行分类。
比如,主订单、子订单对象和归类到交易域;买家、卖家对象可以归类到会员域。
当然,最终所有的对象是归类到十个域还是二十个域,从理论上看,可以看做一次排列组合过程。只是,我们往往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业务知识,做一个初始的域划分(但不见得是靠谱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域实际上是一个或多个实体对象的信息集合,并对所管理的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4 评估域划分合理性,并进行优化。域划分并一定总是能得到唯一的答案,但可以得到最好的答案。评价一个域划分方案是不是足够好,其实是要根据“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进行评分。这一步就要画时序图了。
时序图的泳道,应该先设计到域颗粒度。可以看到域之间的交互,也就可以看到域之间的交互的复杂度。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域与域之间的调用是否过于频繁?甚至是反复调用不同的域服务?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这两个域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耦合。这往往通过直观就能有个大致的判断。如果要从定量角度来分析,可以参考代码圈复杂度的度量算法,我们也可以设定一个“域依赖度”算法,来衡量域与域之间的依赖度。对于依赖度比较高的几个域,我们可以采用:1)域合并 2)域拆分 3)提取第三方域做依赖倒置等降低耦合。
合理的域划分,内部的模型是可枚举的,稳定的,也就不易变的。
All articles o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otherwise st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