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全宇宙》这个电影不如我预期的好,可能是我预期太高了。它用了非常多的符号和镜头切换来合理化逻辑论证的跳脱,这是很多观众不易接纳的(特别是中国观众)。当然它最后讲出来的仍然是好莱坞这些年念兹在兹的人生真谛:不要去思考人生的问题,因为不够好的东西是注定的,好的人生是 you enjoy it 的人生。这也是中国观众早已习以为常的耳边风。所以这个片子自从网飞开片,中国本土观众可以收看以来,在豆瓣的评分一直往下掉,中国人因为离不开这种人生真谛给它打高分,又因为厌倦了这种人生真谛,给不了多么高的分数。

很多人的生存哲学是:我将如何通过摆烂获得peace或者我将如何通过奋斗(struggle)来获得 peace。但我们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无论哪种方法都不算peace,而且快乐是短暂的,悲伤是长久的。人生绝大部分快乐总是一下子就消散掉了,悲伤对人的消极影响通常是沉浸式的,悲伤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格,而快乐永远做不到这一点。人们渴望的快乐是简单纯粹而彻底安全的,人为了获得这一点会拼命需要别人给自己供养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是我们心中的爱。而所有人学会渴求爱的行为模式,都是从家庭的教养中来的。所以人过不好一生,多半和家庭中的爱、认知和行为失调有关。人生的快乐可言非常简单,简单到童年的一个玻璃弹珠,简单到不会说话的小猫小狗。如果家庭没有办法给人带来足够多的刺激以抵消存在焦虑,于是人们还得去家庭之外做以下的事情:去寻找恋人,组建自己的、更大的家庭,去工作获取社会认同,去野外看星空,去天上翼装飞行,甚至去寻求宗教的寄托。但这些东西都是家庭的代偿品,所有的东西都只指向一件事情:我需要一个外部的恒定的东西,来代替无常的东西,来安置我的人生,让我不用担心很多东西,只要履行好的义务就行了。但这些东西实际上都不足以代替家庭的刺激,因为外部并不存在真正恒定的东西,只有家庭、血缘带来的恒定感是最强的,因为这种恒定感来自于我们婴儿时期,最无助的时期,在宇宙中得到的最完美的体验,家人的人帮我们包办了我们的一切安全感需求。所以当我们的人生受挫的时候,我们又会试图回到那个婴儿时期的爱与被爱,施与受的关系。因为这种“回到”在实际中不可能,所以每个家庭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满了爱与不爱,求与不求,得与不得,渴望与指责。按照托尔斯泰的讲法: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类问题,在中国人(或者范围更大一点东亚人)的一生(注意,我说是一生)里,感受得尤为明显,因为这一群人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里写满了保守、沉默、坚忍,这都是压抑人生问题、家庭问题到底处理方式,很多基本的问题在诞生之刻起就一直困扰着这种文化氛围、家庭氛围的当事人,从他们的童年困扰到青年,从青年困扰到中年,从中年困扰到老年。这个原生的问题如果放到新时代的美国社区里,还会加入身份认同的几重暴击:中国人并不能融入美式的价值观,而也不能坦然接受美式价值观对传统伦理的替代,因为身份差异不能因美式的多元文化的社群红利受益,却还要因此受挫,这就造就了更多的loser。在这个背景下面,导演才能展开讲 Evelyn 的故事,一个年轻时候“做错选择”,因而“一事无成”,“人生毫无疑义”,“女儿也开始重蹈覆辙”的绝望的主妇。

这个片子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消解了人生无错的可能性,它告诉我们所有选择都有好有坏,苦乐参半的人生是捆绑销售给你的。

好莱坞有个金牌编剧,叫罗伯特麦基,写过一本《故事》,提到过如下的观点:观众喜欢听故事,是因为故事可以给他们带来人生的意义。“讲故事就是许诺,如果你注意听我讲,我就给你惊奇,接下来便是发现生活的喜悦,在你从未想象过得层面和方向探知生活的喜怒哀乐。而当你获得某种见解时,看起来就像你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人大部分时候并不理解,自己身处于自己思维编织的“故事”里(在这里要隆重推荐一下《当下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你觉得理所应当的东西大部分是你自己一个人才能感觉到的幻觉),而这故事里充满了大量的一厢情愿、似是而非,所以经常在现实里受挫,需要时不时重新梳理、重写一下,甚至需要抄袭一下别人的故事,从别人那里窃取一些“生命的能量”。人性里的不安感会让人永不停歇地寻找更多、更新鲜的体验,这种体验最好付出最少而收获最多、最全面。这就导致了人生无数的“体验方法”的诞生。你可以通过看各种职场剧体验职场人的活法,你也可以通过看小红书来种草别人是轻奢生活,你可以通过打游戏扮演古代的侠盗,也可以通过看电影体验活在未来的感觉,你还可以刷抖音沉浸在别人的小猫小狗中。但游戏终究是游戏,故事终究只是故事,你感觉到的东西,未必能够成为你的东西(《纸牌屋》里安德伍德的比喻就是:很多人以为靠近就等于拥有,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很多人听完很多人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一生的原因。除非你有个机会能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另一种生活。

每个人穷极一生,都在明里暗里寻找“有意义的生活”,不管ta的身份是女儿、学生、恋人、妻子、父母甚或者已经成为别人的爷爷。你成了“过来人”并不意味着你真的把你的人生过好了,你只是把你的人生“过来”了而已。可能很多人都会在夜深人静的痛哭:如果当初我不做xxx选择,现在我的人生必然不是这样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没有发生怎样的人生错误,我的人生应该是幸福的,我的人生悲剧是由于我错误地选择或者放弃了什么决定的。

这个片子的导演给出了这样一种假设:你的每个选择都会诞生一个分支宇宙,那个分支宇宙的你会过上另一个宇宙的你羡慕或者悔恨的生活。那么是否有一个分支的宇宙,在它的每一个上游分支都做对选择,如果做到了完美无缺呢?

按照刘慈欣在《时光之外的往事》里的观点,答案是yes,而这部电影的观点是no。

第一个有幸“有选择”的是 Evelyn 的女儿 Joy,她走遍所有宇宙的结果是,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于是她成为了做过所有选择、经过所有历练,得到超凡力量但破坏一切的终结者。

第二个有幸“做选择”的是 Evelyn自己,她也用整部电影走遍所有宇宙,发现一切都是残缺的,也差点走向一切的终结,直到在一个宇宙中遇到一段类似2046的场景为止。Evelyn走遍所有宇宙得到的结论是,我的女儿有问题是因为得不到她要的爱,我的生活的问题我最终是能够suffer掉的,如果是这样,我承受下这一切,一切就变得有意义了,于是宇宙的危机结束。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戏有些片段天马行空,我只觉得浮光掠影。虽然我们身处于一个电影工业位于技术顶峰、视觉效果美轮美奂的时代,这个戏要开的题目还是太大了。这个导演要传递给观众的念头过于复杂,很多的概念,只能通过打斗来隐晦地描述(比如很多人有没有想过,两个华裔追杀者一定要屁股上塞点东西才能把绝世武功放出来-“你绝对不会做的东西”隐藏着文化的禁忌,隐藏了民族的密码,是不是也隐藏了所有幸与不幸的命运的种子?);有些概念,只能通过连环画来描述;有些概念,甚至只能通过石头来描述。可能有些库布里克的老影迷光看到那段热狗猿人战胜普通手指猿人的镜头就高潮,有些 Eva 的粉丝要到无限切换那段才高潮,也有些观众看到石头那里感动得一塌糊涂,但我只觉得昏昏欲睡。有些东西,懂与不懂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特别讨人厌的地方。因为这个故事的主题其实必须包装在无数的“生活的艰难”的隐喻里才能成立,所以要向观众输入“生活的艰难”就必须要借助大量的、多角度的手法,于是导演只能模仿《天地玄黄》之类的电影,用蒙太奇来把多元宇宙建立起来。

片子的末尾有很多对话,把故事的人物性格收进了故事的官子。按照美国人的传统拍法,代表传统的老爷子拥抱了代表当代的becky。而国税局女士因为婚姻问题共情了 Evelyn,放了这个破产洗衣店一马,becky只靠几通训斥,就把女儿说得回头是岸,原来老公说的要善良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多元宇宙里面,其他Evelyn 和其他 waymond 都给不了的答案,你的考卷只有你才能答。

这个故事的答案看起来是中式的,实际上是西式的,最终还是中式的,把恒星宇宙都踏破、把万法大道都磨灭,最后的答案就是最初答案,并无新意。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最终都会像一块石头:

be-a-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