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松鼠症
Created|Updated
|Word Count:54|Reading Time:1mins|Post Views:
断·舍·离
断 = 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 = 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 = 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Author: magicliang
Copyright Notice: All articles o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Related Articles

2021-08-28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阅读本来是赏心悦目的事情。 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做自己和没礼貌,常在一线之间。刺耳并不等于简单的“直”。 把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情。把话练好,就是练练把人放在心上。 你有没有能力想象听你讲话的人是什么心情,想听到什么。 练习说话很方便。说话其实就关乎你和别人的想法的交流。单单研究话是没有用的,研究人和人的想法有用。 我们心里其实藏了很多,我们自己都没法搞清楚的事情。 我们应当尽量把我们相信的事,和我们说的话变为一体。 能够打动别人的话,包含了很多“生命能量”,而不只是巧言令色,别有居心。 梦想拥有天使的外表,不如修炼一颗天使的心。与其嫉恶如仇,不如隐恶扬善。 已经很讨人喜欢的你,在未来会更讨人喜欢 转述第三方的赞美,更可信。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人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隐藏起来,只会让自己错乱、分裂。 说话和想法的因果有时候会反直觉。 不要简单责备人,修复问题的效果不一定好。 外表好不好看,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 讨不讨人喜欢,还比较重要一点。甚至超越一般的、基于能力的量化评价标准。 别人并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

2022-01-02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写在前面的话 强迫症是一种观念冲突,不能摆脱这种冲突,则人生的心境进退不得。 神经衰弱是文化发展带来的弊端。Civilization 等同于 Syphilisation。身心过劳,导致神经衰弱,也会治愈神经衰弱。 精神疗法的不切实际,来自于忘却回归自然的原理,滥用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条条框框。一般街头流行的售药广告,把可怜巴巴的病人毒害得苦不堪言。 当今医学界过分注意物质因素,忽略精神因素。疾病在各方面表露出来的症状,是它自身各方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并非神经衰弱加进去的。疲劳导致的痛苦不算神经衰弱。 神经质实际上是由过分看重疾苦,担心患病这种基本精神状态引起的。 用钝感保护自己,注意力不要过度集中,不要强制自己变得乐观。 哪些是长期趋势里一直存在的,我们如何将它分离出来,加以合理对待。 迷惘是无焦点而无法做选择,破除迷惘的方式是试错。 身入深山不见山是常态,不要纠缠于当时的感受,要明白真正的为人处世之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味着鞍下无马,要把喜放掉,才能放掉悲。而且要先无喜才能后无悲,这个先后顺序让人难以破除人性的诱惑。 太执着于当下只会引发不清醒和迷信,自业自得,自作自受才...

2022-02-04
如何摆脱懒惰?
如何摆脱懒惰? 懒,其实只是一个表象,它不过就是「缺乏行动力」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多巴胺的四条回路 回路1-运动回路 回路2-运动回路 回路3:中脑-皮层通路,主要跟决策和行为控制有关 回路4:奖赏回路 中脑-皮层通路 中脑-皮层通路,调控的是我们「做出决策」「选择行动」的动力。当这条回路中多巴胺的浓度超过某个阈值时,我们就会更倾向于「去行动」。反之就容易犹豫不决。 而奖赏回路,调控的是我们的「动机」强度。当它被外部反馈所刺激、激发多巴胺分泌时,我们就会产生「我想做某事」的动机;反之就会感到没有动力、对一切都失去兴趣。 所以,行动力强的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大脑中自主产生多巴胺的能力较强,与此同时对多巴胺的阈值足够高,因此他们很容易从外部的反馈中得到激励,反过来,他们也不容易对激励感到「疲劳」或「过载」 —— 甚至,如果一段时间不从外部反馈得到激励,他们会感到无聊、烦躁、打不起精神…… 有没有发现,这其实跟「上瘾」有类似的情况?其实你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对「行动」的上瘾。只有不断获取外部的反馈,他们才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感,一旦停下来,就很容易感...

2022-08-30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来自于几个地方: 未来:长大后、工作后、谈恋爱后、结婚后、去旅游后、升职后、中举后、退休后、获奖后。 过去:童年时。 此时此刻。 把人生的意义寄托于未来,大多数情况下会带来马不停蹄的疲惫,和劳而无功的失望。所以人性的极端发展,产生了宗教的理念:把未来定到来生,定到无限轮回的某个时刻。定到某个终极时刻,那个时代可以见到佛祖或者上帝,一切都会得到 paid,然后 inner peace 和 eternal peace 就降临了。 把人生的意义寄托于过去,则人只能面对失去得到而后失去的现实。无论怎样改变思路,都只能改变自己看法和体验,而无法改变客观的事实。 最容易忽略的,反而是此时此刻、活在当下的意义。但“当下”往往就是人类忍耐的时刻,当下的意义平凡而微不足道,既不如未来充满光明,也不像回忆柔情似水。因此人读佛经的时候,总是忽略这些意义,看不懂为什么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此时此刻,拈花微笑,可能就是生活唯一的意义,可能这就是禅定、开释和自在。
Announcement
人生只是,守株待兔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