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
- 本书不同于《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是探讨当下的重要议题和全球化的议题。其实顶层的议题,和每个人的切身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这本书其实是 21 世纪的 21 堂课,有内部重复的内容。
- 在自由主义的故事已经失去解释现实的能力的时代,知识分子的头脑已经对现实产生了无力感。自由主义作为灵丹妙药,曾经成为历史唯一正确的一边,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正确的一边。甚至有些人认为特朗普的当选是人类文明的终结,自由化和全球化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 当今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使得自由主义政治体系无从招架。因为现在的技术革命拥有的爆炸性潜力难以规范。算法的存在可能使得金融体系难以被理解,而区块链的存在可能使货币改革,税制失效(当代法币能够存在的经济学基础之一就是:政府强制征税,而且强制税收用货币缴纳)。未来,信息可能成为经济体系里面最重要的资产,也是在大量交易中唯一交付的东西。
-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改造我们的身体和思想。
- 人类发明工具很简单,使用工具却很复杂-困难。人类在无意之中获得改造地球的能力的同时,也在无意地破坏地球的生态。
- 特朗普当选和英国脱欧,意味着身处世界自由主义中心地带的选民,对自由主义的故事和民主进程失去了信心。1938 年,自由主义社会方兴未艾的时候,老百姓认为自己是生活中的英雄。但如今,一般人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在 20 世纪,群众反抗剥削,把自己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转化成为在政治上的权力;在如今,群众担心自己以后变得无足轻重,于是急着发挥目前仍有的政治力量。这种现象展现出与传统社会主义革命相反的轨迹:过去推动俄国、中国和古巴革命的,是一群对经济至关重要但对政治缺乏权力的人;而在 2016 年,支持特朗普当选和英国脱欧的,却是一群享有政治权力却担心失去经济价值的人。在 21 世纪,populist 反抗的不是经济精英剥削人民,而是经济精英不再需要人民。
- 反抗“无足轻重”比“反抗剥削”困难许多。
- 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第一次失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帝国主义者认为武力征服,优于自由与和平商业活动带来的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接下来到了 40 年代,自由主义在与法西斯主义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切格拉瓦的年代(50 年代),看起来自由主义仅一息尚存,但最终又取胜。自由主义从共产主义吸取长处,在自由之外,也重视平等。
- 西方人的自由主义只针对中产阶级男性,很少涉及女性、少数族裔和工人阶级。所以,欧洲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所寄望的是苏联和中国,而不是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在战后建立起了共产式福利计划的社会安全网,提供社会福利。
- 到 90 年代末期,思想家和政治家高谈“历史的终结”,信心满满地认为过去所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都已获得解决,认为自由主义经过翻新,成为包含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和政府福利组合的组合,是人民的唯一组合,统一世界。
- 裴迪南时期、希特勒时期、格瓦拉时期过后,人们来到特朗普的时期,特朗普时期的特点是历史虚无主义,不再推动全球化,认为自由主义在本地流通即可。相比之下,中国更开放,也更拥抱自由主义。俄罗斯实行寡头统治。伊斯兰主义吸引土生土长的人。以色列希望恢复古以色列的领土(多数国家把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认为它们对耶路撒冷有主权)。一神教侍奉对好怜悯、行公义的上帝,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态度来面对变革。大家心中还是不愿意放弃自由主义的故事-大部分的人愿意移民到西方国家。
- 自由主义幻灭后形成思想空缺,暂时由地方的怀旧幻想来填补。虽然自由主义还有诸多缺陷,但自由主义仍远胜其他方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多数人无疾而终,而非死于非命。
-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破坏和科技颠覆。传统的自由主义是通过经济增长,使饼变得更大,来平息棘手的社会和政治冲突。但现在增长,则是以破坏性创新为基础。当代由于科技颠覆和生态崩溃,年青一代只是维持现状,已经算是幸运。
- 我们是回头去谈旧神祇,还是超越当今,制造新的价值观?我们处于虚无主义时期,意味着我们幻灭和愤怒。如何处理这种幻灭和愤怒,就是本书的议题。我们只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两种革命带来的挑战,才能重新形成新时代的叙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我们的世界,哪些是未来世界里正确的价值观。
- 机器学习和机器人一定会改变工作的形态。卢德注意会反抗这种潮流。人有两种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机器的出现使得依靠身体能力的工作逐渐消失,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使人在认知能力方面失去优势。人类没有第三项能力能够永远胜过机器。传统观念认为,“心灵”是神圣创造物,实际上并非如此。
- 未来,一群人会被一个网络取代。两辆汽车如果由人来驾驶,就是两位司机,两辆汽车如果由机器来驾驶,则只有一位司机-一个同时具有连接性和可更新性优点的网络。
- 在未来,无用之人就是没有受到足够教育之人。
- 19 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模式都无法应对相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出现了新的社会制度。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一样可能带来类似的挑战。如果应对这种挑战失败,人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得多。现行的社会制度不足以保护劳工(而不是保护工作)。
- 机器可能不只是生产者,还可能是消费者。证券交易所的算法就是一个好例子,谷歌的搜索算法是另一个例子。
- 政府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提供全民基本收入,提供全民基本服务。
- 脱欧展示了选举制度的一个弊端:它只提供了人人的感受平等表达的机制,并不能平均地分配权力,创造最大的价值。所以丘吉尔说,民主是最坏的制度里面最好的制度。
- 自由主义对人的自由,奉若神明,就好像宗教对人的灵魂的伟大奉若神明一样。权威的来源的变化:神明-内心-算法。最初不信任算法的人,最终也会相信算法。
- 自动驾驶的汽车也可能破除哲学难题,人即使懂得哲学也会受情绪驱使。机器的算法可以把哲学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算法即使正确而精确,也可能被背后的人误用-使用算法的人可能是坏人。
- 21 世纪可能是人类最不平等的时代。有财产才有不平等。人工智能的兴起,可能让大多数人不再拥有经济价值和政治力量。
- 在古代,土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产,政治斗争是为了控制土地,社会因此分裂为平民和规则;到了现代,机器和工厂的重要性超过土地,于是政治斗争转化为争夺这些重要生产工具的控制权,社会分裂成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等到数据成为最重要的东西,人类还是会被分化成不同的物种。要警惕大企业和政府占有、垄断用户的基础大数据。
- 传统并不足以解释当代的政治现实,犹太教正统派是错的。伊斯兰国的士兵、墨西哥毒枭都信奉美元的价值,大家信奉的是同一个资本主义。伊朗和朝鲜对物理学的看法,和以色列和美国完全一样。20 世纪的德国,经过了 6 个不同的政体-霍亨索伦王朝、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西德、东德、当代德国。
- 对小群体亲近是动物的本性,但对千万人亲近是几千年才有的事情,而且需要社会建设的巨大努力。国家这个虚幻共同体是为了公共事务而刻意建立起来的。
- 近代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可以用国家体制和福利来换取公民对国家的热爱,也可能导致战争。在核的时代,要用一个更大的社群,像尼罗河边的部落结成王国治理尼罗河一样,治理核问题。
- 约翰逊的《雏菊》广告,是电视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广告之一。在冷战时代,大家觉得冷战升温,核毁灭是必然的,但事实上各个大国在没有流血的情况下结束了冷战,建立了新的国际主义世界秩序。
- 使用国际组织来解决国际间问题是一种国际大势,搞垮欧盟是不负责任的赌博行为,无视英法德意联合起来的欧盟对和平和秩序的贡献。
- 当前的时代对于地质学而言是全新世(Holocene),21 世纪以来的生态崩溃程度远超之前的历史进程其他阶段。当代的智人,是化石燃料成瘾者。核战争带来的威胁对全球各国是均等的,所以各国会不遗余力地消除这种威胁。但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俄罗斯而言,是个好事),所以要大工业国拿出决心出来,很困难。所以基里巴斯这样的国家,无法逃脱被海水淹没的命运。
- 过快的颠覆性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社会的崩溃,但如果人类社会遇到巨大危机,则各个国家可能会刻意追求技术爆炸,进而引发更快的技术进步。
- 宗教之所以能够介入一切事务,是因为他们的主要技能是诠释。但有用的东西,最终会变得人人都用。在现代社会,人们决定事务的时候,首选现代理论,然后想办法把他们用宗教经典加以包装。伊朗经济学知识的来源是马克思、弗里德曼和哈耶克,而不是宗教经典。宗教里总是能够找到各式各样的依据,支持互相对立的观点。但宗教带来传统,传统决定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决定了我们的身份认同。
- 移民问题既是文化保守主义的问题,也是私有制问题。种族主义从生物学立论,则易于破产,但如果诉诸文化主义,则问题会复杂化。
- 恐怖主义的力量实在太小,不足以发动战争,所以需要刺激对手,让对手过度反应,破坏社会的平衡。恐怖主义就好像手中只有烂牌的赌徒,只有希望对手乱洗牌来翻盘。在古代,暴力随处可见,大家习以为常,恐怖主义没有现代那么强的声音;但对现代国民而言,和平习以为常,恐怖主义对情感的伤害特别大,就好像有回音板,或者往空瓶子里扔了一个硬币,回声作响。国民往往无法客观看待恐怖主义带来的损害(超过对其他暴力犯罪的观感),甚至对国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
- 在早期农业社会,15%的人口死于暴力;在 20 世纪,5%的人口死于暴力;在 21 世纪,1%的人口死于暴力。
- 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发动成功的战争能够带来征服,进而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如美国击败墨西哥,获取了好几个州。但在二战后,发动战争能取得成功而促进国家繁荣的例子凤毛麟角,大家都竭力避免军事冲突。失败的例子多不胜数,而成功的例子恐怕只有俄罗斯联邦在无抵抗的情况下吞并克里米亚。但俄罗斯的崛起,既不带有强大的苏联时代的国力,也没有能够放之四海皆准的意识形态,所以不能进一步扩张下去。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财富的形态/经济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在古代与近代,财富以实体的形式存在;而在现代,财富存在于金融体系与知识里。因为军事科技的发展,21 世纪很难出现战争消灭对手,进而调整经济秩序的方法-英国击败拿破仑、美国击败希特勒。
- 即使在当代,发动战争是一个高耗损,低收益的事情,也不要低估人类自身的愚蠢。这种愚蠢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之一。
- 避免愚蠢的方法是,谦逊。不要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人类历史最关键的部分,不要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人类世界的中心。以犹太人为例,犹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是宇宙中最重要的民族,塑造自己的孩童的世界观和历史叙事的时候,都是以犹太人的观点为中心,这样自然而然会培养出带有偏见,而没有广阔视野的观点。对犹太人而言,不止有《旧约》,还有《塔木德》,总体而言,是一种部落文化,而不是适用于全人类的文化。在正统犹太教派的语境里,上帝的选民专指犹太人,爱人如己的人也专指犹太人,如果犹太人不研习经典,宇宙会崩溃。而孔子、佛陀和马哈维拉虽然对迦南地的先知一无所知,却建立了所有人共通的伦理道德。虽然犹太人获得了特别多的诺贝尔奖,但这应该是因为犹太人重视教育,经常处于逆境,而不是因为犹太经典里蕴含了问题的答案,世俗犹太人比正统犹太人容易取得成功。犹太教带来的一神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概念,因为它导致了人类在道德上更不宽容。-如此说来,一国论又当如何?
- 如果神是掌管宇宙奥秘的存在,宗教经典也与这样的神无关,只与社会规范和政治结构的合法化/合理化有关。经典上说,不要妄称神名,但宗教的正统主义者却经常说,神讨厌同性恋。神在俗世中变成了一种名义,名义又变成了一种借口。但坚信这种神与宗教的信徒总坚称,如果脱离了这种社会轨迹,人类会退化回无文明状态。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如果我们必须依赖于某些超自然的存在才能拥有道德,那么道德就并不自然。自然的道德实际上是关乎“如何减少人世间的痛苦”的戒条。
- 与有神论相反,世俗主义看重真相(truth)、同情(compassion)、平等(equality)和责任(responsibility)。世俗主义也并不完美,但需要确立一种原则,可以承认自己的学说、观点里的阴影。
- 每个人都知道得很少,因为我们有一种错觉,把别人脑海里的知识当作了自己的。很难用真相说服茶党(不是一个政党,而是政治运动),因为知识不一定能战胜无知。
- 现代社会的正义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是因为因果关系高度复杂,很多人幸福而无知地活着 ,也不想真的求知。因此我们实际上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人类生活在后真相时代里已经几万年了,只有活在虚构叙事里,才能发挥特殊的能力。如果只有 1000 人相信某个编造的故事,相信了一个月,这就是假新闻;如果是 10 亿人相信某个编造的故事,相信了1000 年,这就成了宗教信仰。人类要能合作,需要在虚构和真实之间保持平衡。而人类能够追寻的真相是有限的,所以对虚构的金钱、宗教和国家都熟视无睹了。
- 追寻真相仍然有意义,有几个原则可以帮助追寻真相:1、如果想要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人总是得到免费的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个商业世界的产品。如果觉得某些问题似乎对你特别重要,就该真正努力阅读相关的科学文献。
- 在 21 世纪,艺术的重要性仍然特别高。人们对于高科技的基本看法,来自于文艺作品。这类文艺作品有个基本的叙事结构,就是人是一个更大的母体的一部分,逃离母体之外,还得逃离自我。《头脑特工队》具有颠覆性的内涵。
- 仪式可以带来真实感,仪式所消耗的牺牲,会更加让人深信不疑。大部分的宗教戒律和理想,对人类而言都遥不可及。所以人在做不到宗教的要求的时候,可以使用牺牲来替代。牺牲可以替代人应该对宗教尽的义务。
- 人有很多种不同的身份,谁能说生活不复杂。
- 要理解死亡,要首先理解生命。死亡所发生的变化,不会超过人在此刻和彼刻呼吸之间发生的事。作者参加了 10 天的内观课程,对人的心智的理解,超过之前的人生所学。“不要讨论理论或哲学,请把问题集中在与你实际修行相关的事情上”。人的心智看起来是灵魂主导的,暗地里还是由神经元加算法驱动的。我们常常了解事实,但缺乏穿透性地顿悟,了解事实背后的真相。
All articles o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otherwise stated.